7月9日,作為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舉辦期間重要活動,上海(浦東新區)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推進會暨浦東新區人工智能賦能經濟數字化轉型發布會召開。會上揭曉了“2021浦東十大人工智能創新產品”名單,Tunicorn通用視覺平臺與百度超級鏈城市鏈管平臺、華山二號A1000 Pro芯片等產品榜上有名。
(2021浦東人工智能十大創新產品名單)
據介紹,該大會由浦東新區科技和經濟委員會主辦,旨在加快推進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抓住人工智能產業崛起之大勢,充分發揮浦東新區作為全國首個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的先發優勢。中共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翁祖亮,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吳金城、工信部科技司高技術處處長徐鵬、上海市浦東新區副區長吳強等出席了此次會議。
而此次入選的Tunicorn通用視覺平臺則是圖麟科技以原創AI為跨領域工業質檢場景打造的、基于卷積神經網絡的快速工業檢測算法的底層架構,融合視覺算法、光學、機電、大數據等多項原創技術,結合Tunicorn Agents分布式處理系統、數據標注及管理平臺Easy AI系統,可實現算法多模型場景下的調度管理方案,為工業質檢數智化提供堅實的底層技術支撐。
攻克質檢痛難點,以原創AI打造工業級通用視覺平臺
質檢是工業制造的重要環節,直接關乎產品品質。而這一領域尤其是外觀缺陷檢測,一方面,依賴人工存在檢測效率低下、產品良率不穩定等問題,而且因工作繁瑣枯燥,人員流失率大,招工難,廠商迫切需要自動化甚至智能化;另一方面,傳統視覺檢測核心技術被國外壟斷,雖然一定程度上可緩解這一狀況,但無法應對更加復雜的檢測場景,以及更高標準的產品質檢需求,場景兼容性較差,魯棒性不強。
鑒于此,圖麟科技經第一代潛心研發,第二代打磨升級,第三代優化穩固,解決了單一學科算法壁壘問題,攻克視覺算法、光學系統、機電控制、大數據等多項技術,打造的工業級Tunicorn通用視覺平臺具備以下五大創新點:
一是靈活、可擴展、大吞吐量、低延遲,可滿足材質不一、高分辨率、在線檢測等需求;二是采用特殊的多通道、多波長、多光譜、可編程的復雜光學成像方案,使各種缺陷能夠比較清晰的成像;三是基于卷積神經網絡的工業缺陷檢測識別算法、以及實例分割和物體檢測方法,能夠準確檢測并識別缺陷,并封裝適合多個工業場景與需求的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算法與模型,大大降低客戶現場部署的技術成本與時間成本;四是GPU/CUDA/FPGA/分布式計算的全方位軟硬件加速技術,支持海量、高分辨率圖像處理,密集型計算等場景的實時加速;五是支持模塊化配置(檢出缺陷類型、NG條件、當前樣品型號等),通過缺陷分類統計與分析,實現從檢測、識別、分析、改進的閉環質量管理系統,并無縫對接MES/CIM等系統。
覆蓋五大領域,賦能產業降本增效
基于Tunicorn通用視覺平臺,圖麟科技針對蓋板玻璃、顯示模組、顯示玻璃電路、半導體/類半導體、通用膜材五大領域,推出手機蓋板玻璃檢測解決方案、車載蓋板玻璃檢測解決方案、TV蓋板玻璃檢測解決方案、屏幕貼合后檢測解決方案、BONDING檢測解決方案、晶圓外觀檢測解決方案、通用膜材檢測解決方案等12個系列解決方案,以及配套的17款智能檢測產品。
(Tunicorn通用視覺平臺發布現場)
目前,搭載該平臺的智能檢測設備已在蘋果、華為等終端相關產線實現落地部署。其中,手機前后蓋板玻璃檢測設備檢測速度最快為1秒/片,較傳統檢測提升了30多倍,良品率達99.5%以上,一臺設備能夠為企業節省近千萬元的經濟效益;另屏幕貼合后外觀檢測設備屬業內首創,填補這一領域智能檢測設備國產化的空白,尤其在Pad產線應用中,檢測精度達10微米,檢測效率達360片/小時,可分小時監控部分高發缺陷發生情況,對減少這類缺陷的產生提供了強有力的輔助作用,有效保障了產品品質。
除了提質增效外,該平臺具有自訓練、自主學習和升級的功能,通過進一步訓練適應度高的復雜模型,可解決產品多變、缺陷情況復雜、檢測標準多變、數據量大、穩定性要求高等問題,同時,可對整個生產產線的數智化,起到一個有效的、質的提升,助力智能制造工廠的建設。